吴志强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年度十大关键词(2022-2023)
发布时间:2024-11-02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2022年10月29日,第19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成功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城市规划学刊》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志强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年度十大关键词(2022-2023)”。
学科是关于一个科学领域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规划学科发展论坛的初心正是汇聚、探索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成长焦点。2021年,学科论坛首次发布了城乡规划学科年度十大关键词;今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多反思,融合了31位规划领域顶级学者推荐的关键词、对跨越百年(1922-2022)的70余万篇规划文献资料数据底板,以及工程前沿技术词汇的研究分析,聚焦、凝炼、确定了2022-2023年度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十大关键词:城乡规划学科拓展、空间规划探索、都市圈共生、城乡融合规划、安全韧性家园、人民城市设计、数字化规划、遗产“智”保护、减碳规划、中国式城乡现代化。规划领域专家提名:百年发展;跨学科多专业城市研究;边界外延、群落;新技术、线上、云端;学科规律与价值观;学科转型城乡规划有百年的学科根基,同时不断向外拓展。规划对象的拓展从未停止过,从大都市中心到大都市边缘,到中小城市和乡村,又延伸到海洋空间,逐步走向整体的生态系统;对规划本体本身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从规律的观察到机制的总结,再到系统的剖析;从科学的评价到学术的凝练,再到人才的培养。规划本体和规划对象都在不断发展和延伸。第一个关键词“城乡规划学科拓展”,是向百年的敬礼,也是对未来的启迪。同济百年规划教育探索是中国规划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史的缩影。同济规划学科的百年探索可以划分为六大历史发展阶段:外部灌溉、西学东践、教学相长、文化蛰伏、同频共振、国际引领。
规划领域专家提名: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与治理创新;空间现象规律;理性规划;三线划定;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空间规划的体系的发育让我们喜忧参半。“喜”来自于时代的经验与变革,我们从世界的规划体系建设经验中汲取了充足的养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发展也为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忧”则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一些潜在的问题也在逐渐浮出水面:中国的新体系能否弯道超车,在世界体系中实现卓越呢?虽然未来充满挑战,但我们仍满怀信心,不断摸索方向,砥砺前行。
规划领域专家提名: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合作与区域治理;新城发展战略;共享区域学者的关键词提名中反复出现“都市圈”,并带出“区域协同发展”、“区域合作”、“区域治理”、“新城发展”等一系列内容,我们把这些词打包称作“都市圈共生”,涵盖大小城市的外延内核,相互之间的跨界联动增长。区域协同治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22年更让长三角城市感受到命运的休戚与共。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提名了“城乡融合”,关联词条有“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结合近两年出现的大量乡村规划的案例,我们把第4个关键词确定为“城乡融合规划”。城乡规划学,不仅研究城乡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创造城乡融合的规划。
规划领域专家提名:韧性城市;风险管理;防灾减灾规划;城市安全与韧性发展韧性安全系统既是城市科学的新前沿,也是城市建设应对多种挑战的新要求。如何整合各种新技术,实时测量、分析、管控和应对各种环境变量,实现城市灾害精密预警,打造安全、韧性的共享家园成为新热点。“风险管理”、“防灾减灾规划”、“城市安全”、“韧性发展”、“韧性城市”、“社会动员”等高频词是在这个关键词下带出的内容。
规划领域专家提名:全龄友好;共享共建共治社区家园;城市更新;健康人居;公共空间重塑早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已经提出了“人民城市”的概念,2019年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再次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内容,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实际上,规划学界对“人民城市设计”早有持续性的探索。我们一直以来秉持的价值观就是“城市是为人民服务的,规划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而当设计可以依托智能技术,能更精准捕捉百姓需求,赋能城市为每一个具象的“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时,就是真正把“设计”与“人民城市”的理念结合了,也就是“人民城市设计”这个关键词。这个词条下还涵盖了全民友好、共享共建、共治社区、共治家园、城市更兴、健康人居、公共空间重塑、邻里物质及身体活动等重要内容。
规划领域专家提名:城市计算;人工智能规划;城市信息模型CIM;数字孪生;数治城市去年我们列出了“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个关键词,今年,在城乡规划文献中出现的与数字相关的高频词的爆炸式增长,印证了数字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规划的接轨。人工智能赋能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探索、规划技术方法的提升,形成规律导向下的空间规划。
规划领域专家提名:让文物”活起来”;智能挖掘;信息梳理;深度学习;网络传播;智慧管理很多专家提名遗产智慧化保护相关的内容。遗产领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数字、智能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文明遗产保护及保护研究;这也是2021年在福州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提出的三大主题之一,即把大量的数字化技术和遗产保护链接在一起。中国在这个领域是进步、变化非常快的。我们建构的山西历史遗产数字化平台,就是遗产“智”保护的一个创新实例。
规划领域专家提名:碳达峰、碳中和;气候变化与双碳治理;资源集约利用;绿色低碳去年我们提出年度关键词“气候变化与双碳”,今年我们用“减碳规划”来概括。我们呼吁规划学科把国家理念落实到专业中去,把国家承诺落实到我们自己所做的每一个规划、每一片土地上。我们也希望在世界范围内设立更多的碳排碳汇监测点,让规划设计团队在做设计的同时就可以看到设计之后的变化。
在国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上,深入到学科的“城乡”,我们提出“中国式城乡现代化”这一关键词。中国的现代化有其突出特点,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做了具有根本指导意义的三大内涵诠释:第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具有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第三,具有中国自己的国情特色。这又点出了五个关键,第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是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中国式的城乡现代化有更多内涵可以探索,我们需要把党中央的精神深化到具体的工作中,包括:中国的城市传统文明的延续、建筑建造中的传统智慧传承、东西南北多元基因的多源整合、大体量城乡现代化过程中的梯度进程联动、“以人为本”导向的开放和融合等。
本年度城乡规划学科的十大关键词,最终发布为:城乡规划学科拓展、空间规划的探索、都市圈共生、城乡融合规划、安全韧性家园、人民城市设计、数字化规划、遗产‘智’保护、减碳规划、中国式城乡现代化。这十大关键词不仅体现了过去一年里城乡规划学科在重点开展的工作,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今后几年的工作方向。它们的凝练、提出,要感谢专家们贡献的智慧,研究团队及数据库人员的支持,更感谢学科发展论坛开办至今的19届中所有专家们的贡献。我们学刊编辑部也会努力在这些关键词下组织更多优秀的文章。
本文根据现场演讲内容整理,经演讲人修改审定
文字整理:徐浩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
nback="static" style="inset: auto;margin: 0px;">